专题研究

韩国加速数字货币“双轨并进”:银行-非银联手推韩元稳定币,六大行酝酿CBDC国库补贴测试,借贷新规落地

韩国加速数字货币“双轨并进”:银行-非银联手推韩元稳定币,六大行酝酿CBDC国库补贴测试,借贷新规落地

面向中文读者的深度解析:监管框架、测试路径、合规红线与潜在影响,一文看全。

一、速览:关键时间线与看点

日期(2025) 事件 要点与影响
6月下旬 韩国央行(BoK)阶段性按下CBDC测试“暂停键” 银行与监管层将资源转向韩元稳定币立法与方案设计,CBDC与稳定币赛道由“二选一”转为“并行评估”。
8月18日 金融服务委员会(FSC)拟于10月递交稳定币法案 预计明确发行、抵押与内控要求,意在降低对美元稳定币依赖。
8月27–29日 央行提出“稳定币需央行后盾”观点,并考虑用CBDC发放补贴 政策重心转向“公共资金数字化可用性”。
9月5日 加密借贷新规出台 年化利率上限20%、禁杠杆、限币种、强化清算告知与适当性教育。
9月8日 六大银行积极考虑参与“CBDC发放国库补贴”测试 KB国民、辛那(Shinhan)、韩亚、友利、NH农协、企业银行被点名关注,预计明年上半年推进试点。

韩国加速数字货币“双轨并进”:银行-非银联手推韩元稳定币,六大行酝酿CBDC国库补贴测试,借贷新规落地

二、韩元稳定币:银行+非银行联合体的发币设想

立法动向与监管架构

  • 韩国国政企划委员会正讨论赋予由银行与非银行机构组成的联合体以韩元稳定币发行权;许可与监督预计由“金融安定协议会”牵头,相关政府法案拟于10月由FSC推动进入国会进程。
  • FSC此前亦明确将推出韩元稳定币政府法案,聚焦发行、抵押与内控三大支柱,进一步为服务商设定清晰边界。

为什么是现在:摆脱“美元稳定币依赖”

  • 全球稳定币市值约2667亿美元美元锚定币占比约99.8%;韩国监管与银行系推动本币稳定币,旨在降低外币依赖与外汇脆弱性,同时留住本土流动性与支付数据。

监管要点(草拟方向)

维度 可能要求 目标效果
发行资质 银行+非银行联合体,经“金融安定协议会”审查许可 兼顾稳健与创新,提高本币支付可达性
抵押与储备 明确抵押资产与托管安排,透明披露 降低兑付风险,防“挤兑—传染”
内控与审计 建立风险、合规、反洗钱与科技内控体系 对齐金融机构合规水位,便于跨监管协作

三、CBDC用于国库补贴:六大银行的“场景化”测试

测试目标与机制

  • 场景:将政府补助金/凭证以CBDC形态定向发放至受益人,并可在链上设定用途、期限与追踪规则,从而减少违规领取与挪用、提升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与评估效率。
  • 组织:KB国民、辛那、韩亚、友利、NH农协、企业银行等被点名为积极考虑参与的主体;相关说明会预计9月中旬召开,明年上半年推进实测为主流预期。

与此前“暂停”的关系

  • 6月的暂停,更像是为方案“复位”与路径重估:央行其后一方面与学界/业界研讨稳定币的“央行后盾”机制,另一方面挑选财政支付这一本就政府强需求、易衡量效果的应用场景重启CBDC探索。

对财政与银行的潜在收益

维度 传统补贴发放 CBDC试点思路 预期影响
用途限制 事后抽查 规则可编程 减少违规使用
资金周转 离散对账 实时可视 提升财政测算效率
金融合规 多系统割裂 统一链上记录 降低稽核成本
银行角色 发放通道 技术与结算节点 获得新型支付基础设施话语权

四、加密借贷新规:利率上限20%、禁杠杆、限币种

合规红线与操作清单

项目 新规要点 对机构影响
年化利率 上限20% 定价与风控模型需调整,超限产品下架
杠杆/追加借贷 全面禁止 高杠杆风险产品退出,降波动/降清算踩踏
合格代币 仅限市值前20在≥3家韩元交易所上市 资产白名单化,长尾币种出借受限
首借人教育 DAXA在线培训+适合性测试 上线KYC/KYP流程、留痕审计
强制清算 需事前通知,允许追加资金以避免清算 提升用户保护与透明度
资金来源 必须用交易所自有资本禁第三方合作/外包的“间接借贷” 切断“影子放贷”,资本占用上升

监管逻辑:以价格上限+产品限制+投资者适当性三件套,抑制加杠杆与劣质币风险传染,同时倒逼合规与风控体系升级。


五、稳定币vs.CBDCvs.现行财政支付:三种路径对比

维度 稳定币(拟由银行/非银联合体发行) CBDC(央行发行) 传统财政支付
发行与背书 私主体发行、监管许可、抵押储备 央行直接负债,最高信用背书 商业银行通道+既有清算体系
可编程性 高(视法案与技术边界) 高(央行规则更统一)
金融稳定 取决于储备质量与兑付机制 强,受央行直接控制 成熟但效率有限
外汇/跨境 有望降低美元币依赖 取决于跨境安排 依赖传统系统
推进难度 立法+市场协同 技术+政策统筹 低,但创新空间小

韩国加速数字货币“双轨并进”:银行-非银联手推韩元稳定币,六大行酝酿CBDC国库补贴测试,借贷新规落地

六、对行业与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对机构

  • 交易所:借贷业务需重构合规与风控,集合适当性教育清算告知资本约束,短期盈利承压,长期治理溢价提升。
  • 银行与支付机构:在稳定币发行/托管/清算CBDC财政场景中争取基础设施位势,技术与合规投入将前置化。

对投资者

  • 杠杆受限与告知机制优化后,波动性与清算尾部风险有望收敛;但可出借标的收紧或导致收益率下行。
  • 本币稳定币落地节奏与CBDC财政试点,将直接影响链上韩元流动性—交易深度—做市成本的传导链条。

七、接下来三大观察点

  1. 10月法案文本细节:对“联合体发行”的准入门槛、储备资产构成兑付安排如何落笔。
  2. 财政试点技术路线:CBDC用于国库补贴的钱包形态、可编程参数隐私-可审计平衡
  3. 借贷新规执行力:利率红线与“自有资本”约束的落地检查与处罚机制,决定行业洗牌强度。

八、延展:央行与立法的“赛跑”

  • 央行层面近日提出“为稳定币设置央行后盾”的构想,意在在不直接发行时也能提供终极流动性支持框架,降低系统性风险。
  • 政策层面则加速法案推进,并在媒体与学界讨论中不断强调对美元稳定币依赖的结构性风险与本币金融主权。

韩国加速数字货币“双轨并进”:银行-非银联手推韩元稳定币,六大行酝酿CBDC国库补贴测试,借贷新规落地

九、实用清单:机构与从业者怎么做

  • 立刻梳理借贷业务线的利率、强清流程与白名单资产;补齐DAXA教育适当性测评闭环。
  • 评估参与稳定币联合体的角色(发行/托管/做市/合规顾问),预演储备审计与信息披露流程。
  • 跟进财政试点技术标准(钱包、可编程规则、隐私),提前对接CBDC—银行—商户的联测接口。

唐一一点评

韩国的数字货币路线正从“技术试验”迈向“财政与支付基础设施升级”的现实阶段:一边以法案推进本币稳定币,争夺在地流动性与支付主导权;一边以CBDC落地政府补贴等强场景,以结果导向验证可编程货币的价值。借贷新规成为“降杠杆、稳秩序”的压舱石,使市场从追逐风险溢价回归合规与风控。

对行业而言,这是一次“监管即市场”的重构:谁能率先在合规、资本与技术三条线同时及格,谁就有资格参与下一代韩元数字货币网络。短期阵痛难免,但长期有助于本币定价与清算能力的提升,以及对外部美元稳定币依赖的缓释。对投资者与从业者,当前最重要的是紧贴法案细节与试点节奏,谨慎配置、合规先行。本篇仅供信息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