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对外贸易开启加密货币支付时代:制裁下的金融突围

俄罗斯对外贸易开启加密货币支付时代:制裁下的金融突围
面对西方金融制裁的重压,克里姆林宫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拥抱去中心化金融,将加密货币正式纳入国家对外贸易的合法支付工具。
俄罗斯财政部长安东·西卢阿诺夫在10月21日宣布,财政部与俄罗斯央行已达成一致,将推动加密货币在对外贸易中的合法使用,并制定相应的立法规范。
这一重大政策转变标志着俄罗斯在应对金融制裁、寻求美元替代方案方面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01 政策巨变
财政部与央行的历史性共识
在由总理米哈伊尔·米舒斯京主持的战略会议结束后,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阿诺夫向媒体宣布了这一里程碑式的决定。
“我们认为这一领域应该合法化,应该获得立法监管。”西卢阿诺夫表示,“通过与俄罗斯金融监管局和监管部门的合作,我们将能够确保并恢复该行业的秩序。”
这一决定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俄罗斯财政部与央行在加密货币问题上曾长期存在分歧,如今双方终于就对外贸易中的加密货币使用达成一致。
立法框架与监管体系
根据官方声明,俄罗斯将建立完整的立法框架来规范加密货币在对外贸易中的使用。
央行将加强其监管职能,与金融监管机构密切配合,确保加密货币支付的透明度与合规性。
会议汇集了俄罗斯央行行长埃尔维拉·纳比乌林娜和副行长奥尔加·波利亚科娃等关键人物,凸显了财政和货币当局在这一问题上的高度协调。
02 战略动机
规避制裁开辟支付通道
俄罗斯推动加密货币用于对外贸易的直接动机,在于应对西方制裁对其金融体系造成的压力。
自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罗斯银行已被排除在SWIFT等国际金融系统之外,严重限制了其进行跨境支付的能力。
加密货币不仅可以帮助俄罗斯进行支付,还能将货币转移出境,成为突破金融封锁的有效工具。
减少对“不友好国家”货币依赖
外汇交易商协会负责人叶夫根尼·马沙罗夫曾指出,加密货币在对外经济结算中的使用日益增加,减少了俄罗斯对不友好国家货币的依赖。
据协会估算,俄罗斯公民和企业持有的数字资产已超过2.5万亿卢布,为加密货币对外贸易提供了坚实基础。
03 俄罗斯加密货币生态系统
庞大的国内持有量
俄罗斯不仅在政策上转向加密货币,国内早已存在庞大的加密货币生态系统。
根据估算,俄罗斯公民和企业持有的数字资产已超过2.5万亿卢布,这一庞大的基础为对外贸易的加密货币结算提供了必要条件。
“A7A5”系统——官方的加密货币通道
俄罗斯似乎已成功通过一种受克里姆林宫支持的加密货币规避了美国的制裁。
“A7A5”是俄罗斯不断增长的跨境支付网络中的一种稳定币,以俄罗斯卢布为基础。
根据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从2025年8月某些实体被列入黑名单的第二天开始,该货币的负责人就删除了与受制裁平台关联的两个钱包的内容,这些钱包总共持有338亿枚代币,价值4.05亿美元,占流通中“A7A5”总量的80%以上。
但不久之后,价值相似的代币在一个新的钱包中被创建,有效地转移了资金,并使其获得了“干净”的记录。自8月以来,这个新钱包参与了价值61亿美元的交易。
官方数字金融资产地位
俄罗斯已赋予“A7A5”官方数字金融资产地位,使得出口商和进口商可以通过一个由普罗姆石油银行拥有的平台正式使用它。
普罗姆石油银行是一家受到西方制裁的俄罗斯国有银行,在快速扩张的“A7”跨境支付网络中拥有49%的股份。
该网络首席执行官伊兰·肖尔声称,该网络在10个月内转移了超过860亿美元。
04 法规与税收框架
法律演变历程
俄罗斯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经历了显著演变:
- 2021年:通过《数字金融资产法》,初步定义和监管数字资产
- 2023年:随着制裁压力加大,立法机构推翻了部分限制法规
- 2024年:开始允许与出口相关的加密货币挖矿合法化
- 2025年:正式推动加密货币在对外贸易中的合法使用
税收制度
自2025年1月1日起,俄罗斯对数字货币交易收入实施明确的税收规则:
| 纳税人类型 | 税收种类 | 税率 | 备注 |
|---|---|---|---|
| 个人 | 个人所得税 | 13-15% | 买卖差价作为税基 |
| 公司 | 企业所得税 | 标准税率 | – |
| 所有实体 | 增值税 | 免征 | 满足特定条件 |
根据联邦法律第259-FZ号,俄罗斯禁止在境内使用加密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的支付方式,但允许购买、出售和存储加密货币,将其视为财产而非货币单位。
05 数字卢布与加密货币并行
国家数字货币的推广困境
在推动加密货币用于对外贸易的同时,俄罗斯也在开发自己的央行数字货币——数字卢布。
数字卢布是俄罗斯计划发行的第三种货币形式,继现有现金和非现金形式之后,于2023年4月1日开始试点。
然而,这项倡议面临公众信任挑战。俄罗斯舆论研究中心7月中旬进行的民调显示,51% 的俄罗斯公民不愿意使用数字卢布,主要是出于安全担忧。
只有7% 的俄罗斯人熟悉数字卢布,45% 的受访者表示对此有大致了解,43% 的受访者确认听说过该术语但并不理解其本质。
数字货币双轨制
俄罗斯似乎正在形成数字货币双轨制:
- 数字卢布:主要用于国内经济,作为现金和非现金卢布的补充
- 加密货币:主要用于对外贸易,突破制裁限制
06 全球影响与市场反应
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冲击
俄罗斯将加密货币用于对外贸易的决定,立即在全球金融市场产生回响。
消息发布后,比特币价格在欧洲早盘交易时段短暂上涨,反映出市场对机构采纳前景的乐观情绪。
截至2025年10月22日中午,比特币上涨2.8%,报价约108,500美元。
地缘政治影响
俄罗斯的这一举措可能产生深远的地缘政治影响,特别是在金砖国家集团内。
分析师认为,这可能会促使其他金砖国家考虑实施以比特币为驱动的贸易平台,加速全球去美元化趋势。
中国通过数字人民币推动区块链结算的应用也走在类似道路上。
西方国家的应对挑战
俄罗斯的行动也给西方国家监管机构带来重大挑战。
美国财政部和欧盟监管机构能够追踪与加密货币相关的制裁规避行为,但这可能限制俄罗斯人进行交易的比特币交易所。
07 实施挑战与风险
价格波动与监管风险
将加密货币用于对外贸易并非没有挑战:
- 价格波动风险: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可能使长期贸易协议复杂化
- 监管风险:西方国家对加密货币的打压预计将加剧
- 技术风险:区块链网络的技术问题可能导致交易延迟或失败
国内法规协调
俄罗斯国内法规也需要进一步协调。目前,俄罗斯联邦法律第259-FZ号禁止接受加密货币作为商品和服务的支付方式,以及向不特定人群提供加密货币。
将加密货币合法用于对外贸易,需要对现有法律框架进行细致调整,既要放开对外贸易使用,又要维持国内禁令。
银行系统兼容性
尽管政策放开,但俄罗斯银行仍对加密货币交易保持谨慎。俄罗斯央行建议银行识别可疑交易并加强审查。
因此,企业在将加密货币兑换为卢布时,可能面临银行卡被冻结的风险,尤其是大额交易。
唐一一点评
俄罗斯将加密货币用于对外贸易支付的决策,标志着国家层面加密货币采纳的重大转折,更多是出于地缘政治必要性而非技术热情。在西方金融制裁的围堵下,俄罗斯被迫寻找传统金融体系的替代方案,而加密货币以其去中心化、跨境流动的特性成为了自然选择。从战略角度看,这一举措既是对现实困境的应对,也是全球去美元化趋势的组成部分,可能对未来国际金融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俄罗斯的加密货币道路充满挑战。一方面,国内法规仍存在矛盾,禁止加密货币用于国内支付却允许用于对外贸易,这种双轨制需要精细的监管平衡。另一方面,加密货币的价格波动性和西方监管机构的紧盯,使这条路布满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似乎已发展出由国家支持的“A7A5”稳定币系统,在短短10个月内转移了超过860亿美元,显示这一系统已远超实验阶段。
从全球视角看,俄罗斯的行动可能产生示范效应,特别是对其他面临类似制裁或寻求减少美元依赖的国家。加密货币作为规避制裁工具的角色首次在国家层面得到如此明确的验证,这既是对加密货币中立性的确认,也可能引发西方监管机构更严格的管控。未来,国家间在加密货币监管上的博弈可能成为金融战的新前线,进一步加速全球金融体系的分化与重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