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日蒸发 200 亿美元:加密市场“断层式去杠杆”的成因、脆弱点与修复力全解析
事件概览:发生了什么、什么时候发生
- 时间线:亚洲/马尼拉时区 2025 年 10 月 10 日(周五),加密市场经历突发性深跌与快速反弹的组合行情,多空强制去杠杆在数小时内集中释放。
- 规模与冲击:机构经理人复盘称,全市场被动/强制平仓规模超 200 亿美元;BTC 在 1 小时内最大下挫约 13%,随后自极端低位快速修复;约 650 亿美元未平仓合约(OI)被抹去,杠杆仓位回到 7 月附近的水平。长尾代币因订单簿变薄出现“空气袋”,个别品种在少数场内价格一度接近“归零”后回弹。
关键数据一览(2025-10-10)
| 指标 | 数值/范围 | 备注 |
|---|---|---|
| 被动/强制平仓规模 | > $20B | 盘后复盘估算,跨所汇总口径可能存在差异 |
| BTC 单小时最大跌幅 | ≈13% | 极端分钟线后快速反弹 |
| OI 变化 | -≈$65B | 杠杆回落至 7 月附近 |
| 跨所价差(ETH-USD) | >$300 | 个别时段 Binance 与 Hyperliquid 之间 |
| 长尾代币 | 局部“断层” | ATOM 等在少数场内报价极端、后回弹 |
为什么会触发“连环平仓”:从永续合约到流动性退潮
永续合约(Perps)以资金费率而非交割维持与现货的价格锚定;盈亏在共享保证金池内自动结算。当波动攀升、风险不确定性加大时,做市与流动性提供者会快速拉宽报价或暂时退场以控制库存与资本占用,导致自然撮合无法在“破产价”完成,平台需启用“应急工具”来维系账簿平衡——包括 ADL(自动减杠杆)、保险基金与强平参数调整等。
中心化 vs. 去中心化:谁在“极端时刻”更抗震?
中心化交易所(CEX)在长尾资产上更易出现订单簿变薄与价差扩张,因此跌幅与滑点放大;去中心化(DeFi)侧在本次表现相对克制,原因主要有二:
1)主流借贷协议偏好 BTC/ETH 等蓝筹抵押品,风险资产的连锁清算有限;
2)个别核心协议在USDe 定价上采用“硬锚”处理(如将 USDe 价格参考 USDT),在极端时段抑制清算链条的下移速度。
当天 USDe 在部分中心化平台一度交易至约 $0.65,而 DeFi 借贷侧因定价“护栏”与抵押物结构,连锁清算相对温和。
“保险丝”对比:极端行情下 CEX 与 DeFi
| 维度 | CEX 典型现象 | DeFi 常见机制 | 影响 |
|---|---|---|---|
| 流动性来源 | 做市商集中、可临时退场 | 算法做市+协议约束 | CEX 长尾更易“空气袋” |
| 清算路径 | 强平+ADL+保险基金 | 清算阈值+预言机护栏 | DeFi 更依赖预言机稳健性 |
| 稳定币定价 | 受 CEX 深度与情绪影响 | 可引入“硬锚/上限”处理 | 限制“瀑布式”平仓链条 |
| 跨所价差 | 易短时拉大(>$300/ETH) | AMM 路由缓冲但非万能 | 套利与风控难度激增 |
稳定币焦点:USDe 的“硬锚”与错位
- CEX 盘中:USDe 受流动性与风险偏好影响一度深折价至 ≈$0.65。
- DeFi 侧:Aave/Morpho 等社区在定价护栏上的处理,降低了借贷侧清算阈值被连续击穿的概率。该类护栏能减弱“技术性瀑布”,但也需关注锚定偏差的尾部风险转移(如对单一喂价源的依赖)。
谁在“接单”:Hyperliquid 流动性金库(HLP)的两面
复盘称,Hyperliquid 的 HLP 金库在当日通过“低吸高抛”对冲盘面失衡并获得可观收益;但历史也显示,HLP 在个别“鲸鱼事件”中可能承受阶段性亏损。这意味着 “做市场赚风险溢价”并非单向下注,其表现与极端时点的对手盘结构、高频风控与参数设置密切相关。
市场结构性观察:为什么“冲洗”后更稳?
- 杠杆清洗:OI 大幅回落通常意味着短期供给侧的“卖压弹性”降低,后续价格在相近波动下对负面因子的敏感度下降。
- 价差与流动性回补:跨所价差回归、做市恢复常态报价后,价差套利与套保盘重启,改善簿面厚度。
- 稳定币锚定的“制度红利”:DeFi 护栏降低了链上强平的“二阶加速度”,减少了再融资与挤兑的同步发生概率。
交易与风控要点清单(适用于机构与重度个人)
- 账户层级:多所、多库存、多币种保证金隔离;准备“干火药”以应对价差与错杀。
- 执行层级:设置跨所价差闸门、滑点上限与预警停机规则;对ADL 风险建立情景测试。
- 稳定币与抵押物:分散抵押物类型;关注喂价源与“硬锚”机制变化的治理进展。
- 长尾风险:限制长尾合约的杠杆与持仓集中度;极端时段优先撤离薄簿资产。
- 运营韧性:确保算法稳定、所端可用、标记价格准确、保证金可调度;预演“极端分钟线”应急手册。
延伸观察:Aave 压力测试与市场复位
事件前后,借贷与清算路径的系统性“压力测试”引发广泛讨论;个别蓝筹 DeFi 在价格剧震中仍维持核心机能,显示去中心化“护栏设计”在此次回撤中发挥作用。同时,价格自极端低位反弹与杆存量的大幅“清空”,使得周末市场的站位较前一日更为“干净”。
唐一一点评
本次事件像一堂关于市场微结构的公开课:当不确定性陡增,做市的理性收缩把市场从“连续价格”拖向“离散价格”,长尾资产首先暴露簿面薄弱。DeFi 通过预言机护栏、抵押物质量与治理提案,在一定程度上切断了负反馈回路,降低瀑布式清算的节奏。
对交易者而言,风控边界必须从“价格止损”扩展到“执行与运营的连续性”,如跨所结算、算法兜底与 ADL 情景推演;对机构而言,在波动与复位之间捕捉结构性价差,往往比单纯做方向更有效。去杠杆后的“干净仓位”并不意味着行情立刻反转,但市场的弹性与修复力在这次压力测试中得到了直观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