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拜发力虚拟资产:从0.5%到3%的GDP结构性跃迁
战略总览:金融部门战略(FSS)与D33如何协同
迪拜正式推出《金融部门战略》(Financial Sector Strategy,FSS),在“D33经济议程”的总框架下,将虚拟资产确立为金融业高质量增长的关键板块。总体目标是把迪拜打造为全球前三的金融中心,与资本市场、金融科技、资产与财富管理形成合力,提升制度供给与要素集聚能力。
变革抓手与执行路径
FSS聚焦资本市场效率、合规生态完善、机构募资便利化、人才与基础设施等要素,推动多项“变革性项目”落地:完善发行与上市机制、拓展家办与资管业务空间、升级市场基础设施、优化税务与法务配套,使创新业务在合规可预期的框架内加速发展。
监管与合规底座:VARA
虚拟资产监管由迪拜虚拟资产管理局(VARA)统一统筹(DIFC区域另行监管),通过许可规则、注册名录与运营规范,明确交易、托管、经纪、自营、发行等子业务边界,降低制度不确定性,提升机构参与意愿与资金配置的确定性。
关键目标与量化指标
虚拟资产对GDP贡献:0.5% → 3%
当前虚拟资产对迪拜GDP的贡献约为0.5%,FSS提出将其提升至3%的阶段性目标。配套思路包括:做大合规交易量、引入更多VASP与机构资金、完善风控与消费者保护、打通“一级发行—二级流动—资产代币化”的闭环。
合规交易与市场活跃度
随着牌照类型细化与登记透明度提升,合规交易量快速增长,为GDP贡献目标提供了市场底座。并行举措包括:加强反洗钱与制裁筛查、优化场内清算与托管能力、提升税务与会计准则的衔接度。
| 指标 | 当前水平(示意) | 目标/方向 | 机制要点 |
|---|---|---|---|
| GDP贡献 | ≈0.5% | ≈3% | 扩容合规生态、促进机构配置 |
| 参与主体 | 交易所/托管/VASP多元化 | 做优“牌照+名录” | 分工明确、降低合规成本 |
| 市场基础设施 | 发行/清算/托管在地化 | 强化穿透与风控 | 提升二级流动性与估值体系 |
全球竞争坐标:迪拜 vs 新加坡 vs 香港
为便于横向观察,以下从监管主体、制度特征与零售可及性三方面对比三地取向:
| 维度 | 迪拜(Dubai) | 新加坡(Singapore) | 香港(Hong Kong) |
|---|---|---|---|
| 主管机构 | VARA | MAS | SFC |
| 制度侧重 | 以牌照与名录为抓手,强化生态规模与透明度 | 强调消费者保护、境外触点与稳健经营 | VATP常态化与稳定币制度并进,场内产品体系扩容 |
| 零售可及性 | 合规前提下稳步开放 | 对杠杆、营销等有更严格限制 | 零售范围逐步扩大,产品谱系更丰富 |
| 产业侧重 | 发行—交易—托管分层清晰 | 风控口径精细、门槛相对更高 | ETF与稳定币并举,金融产品路线突出 |
产业链与迁移效应
资产管理与代币化
FSS将资产与财富管理作为重点方向,配合本地资本市场与私募平台,推动资产代币化、票据与基金份额数字化等业务落地,增强高净值与机构资金的在地配置动力。
交易所与VASP生态
多类型VASP的许可与公示,有助于形成“合规可验证”的生态分层:发行、经纪、自营、托管的职责边界清晰,便于机构在合规路径下开展做市、托管与结算等业务,提升整体市场流动性与效率。
市场联动观察:ETH作为行业“温度计”
头部公链价格与链上活跃度往往对政策预期有前瞻反应。根据原始材料提供的数据:以太坊(ETH)价格约4,151.09美元,市值约5,010.5亿美元,市占率约12.83%,24小时涨约8.61%,但近7日回撤约8.75%。价格本身并非政策成效的直接指标,但可作为市场风险偏好与流动性的参考信号。
时间线与里程碑
- 2022年:颁布《迪拜虚拟资产法》,设立VARA,明确监管授权与义务。
- 2023年:发布《虚拟资产及相关活动法规》与配套规则册,形成“牌照—规则—名录”的合规闭环。
- 2025年:FSS发布落地,提出虚拟资产对GDP贡献提升至约3%的阶段性目标,金融中心能级持续上行。
全球排名趋势:GFCI视角
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显示,迪拜排名由2023年的第16位上升至2025年的第11位,反映金融服务能力、市场深度与制度供给的综合提升。后续排名仍取决于市场基础设施、法遵执行力与跨境协同。
风险与不确定性
- 跨境监管差异:各法域在零售可及性、稳定币、代币化审慎要求等方面口径仍在收敛。
- 外部竞争:新加坡与香港在ETF、稳定币与零售开放上的制度创新持续推进。
- 宏观波动:全球流动性、地缘风险与利率周期影响资金入驻节奏与定价中枢。
唐一一点评
迪拜以FSS为抓手,把“制度供给”置于产业升级的起点:牌照与名录提升透明度,托管与清算夯实底座,资产代币化拓展产品边界,从而为机构资金提供可预期的配置环境。与新加坡、香港相比,迪拜的特点在于生态规模与要素集聚的“加速度”,并以务实的监管分层来降低合规摩擦与试错成本。
对企业而言,建议以“多地布局+分层合规”为基本策略,优先评估:牌照类型与适用范围、托管与清算能力、代币化资产的发行与二级流动性。对投资者而言,重点跟踪三类硬指标:持牌清单变化、市场深度与产品可及性、金融中心排名的连续性改善。这些数据将决定“0.5%走向3%”能否由愿景转化为可复用的增长范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