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NB vs SOL:亚洲资本与华尔街的数字资产储备大战
BNB vs SOL:亚洲资本与华尔街的数字资产储备大战
数字资产财库(DAT)的兴起与演进
数字资产财库(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型上市公司正成为资本市场的新趋势。这类公司通过增发或私募筹集资金,将现金或等值数字资产计入资产负债表并长期持有,部分还配套质押、节点与流动性管理。MicroStrategy在2020年率先配置比特币,为“公司级持币”提供了可复制范式。此后,该模式从比特币延伸至以太坊,并进一步外溢至BNB与SOL,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
DAT的核心运作模式
DAT的核心逻辑是将数字货币以股票化的方式进行包装,让传统股民能够便捷地参与投资。与传统加密ETF相比,上市公司通过直接持有数字货币,往往能以更低成本实现资产配置,同时融资方式更为多样,可在全球多个市场筹资。
区域分化格局
目前DAT市场已经形成明显的区域分化:BNB阵营以币安生态与亚洲资本主导,而SOL阵营主要由美国的机构投资方主导,并由华尔街投行通过并购/买壳、PIPE及可转/权证等工具完成结构化落地。
BNB阵营:亚洲资本的“财库联盟”
国家层面的参与
不丹特别行政区格勒普正念城(GMC)宣布将BTC、ETH、BNB纳入该区战略储备资产,成为将数字资产纳入官方储备的先行者之一。这为更多司法辖区将BNB等数字资产纳入战略储备打开了大门。
上市公司积极布局
Nano Labs的BNB战略
Nano Labs披露其BNB持有量增至128,000枚,并提出“多管齐下”的储备路径:持续累积BNB、收购专注BNB储备的公司控股权,以及投资以BNB为核心的企业。
CEA Industries的转型
CEA Industries(即将更名为BNB Network Company,股票代码变更为BNC)在10X Capital支持下完成5亿美元私募,计划打造规模最大的、专注于BNB Chain的上市金库公司。目前披露BNB持仓超过350,000枚。
表:主要BNB储备公司持仓情况对比
公司名称 | BNB持仓量 | 投资规模 | 战略特点 |
---|---|---|---|
Nano Labs | 128,000枚 | 未披露 | 多管齐下储备路径 |
BNC(原CEA) | 350,000+枚 | 5亿美元 | 最大BNB Chain上市金库 |
Liminatus Pharma | 计划中 | 最高5亿美元 | 长期资产配置 |
Windtree Therapeutics | 计划中 | 5亿美元ELOC | 99%用于购入BNB |
华兴资本 | 计划中 | 约1亿美元 | 配合RWA基金 |
机构合作与基金设立
华兴资本与YZi Labs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拟自营配置约1亿美元BNB,并联合生态伙伴筹划规模达数亿美元的RWA基金。Amber International与Hash Global合作推出BNB基金,为机构投资者提供面向BNB链上场景的原生收益产品。
SOL阵营:华尔街的第三条主线
机构持仓概况
据Strategic SOL Reserve数据,已跟踪的13家机构合计持有约868.9万枚SOL。大额持仓集中在少数几家:Sharps Technology约214万枚、Upexi约200万枚、DeFi Development Corp约183.1万枚。
表:主要SOL储备机构持仓情况
机构名称 | SOL持仓量 | 质押数量 | 年化收益率 |
---|---|---|---|
Sharps Technology | 214万枚 | 未披露 | 未披露 |
Upexi | 200万枚 | 未披露 | 未披露 |
DeFi Development Corp | 183.1万枚 | 15.89万枚 | 约6.86% |
Mercurity Fintech | 108.3万枚 | 未披露 | 未披露 |
iSpecimen | 100万枚 | 未披露 | 未披露 |
合计(13家机构) | 868.9万枚 | 58.51万枚 | 约6.86% |
华尔街机构的大规模布局
Galaxy Digital、Jump Crypto、Multicoin Capital正与出资方洽谈,拟募集约10亿美元集中配置SOL,并通过收购一家已上市公司组建面向Solana的数字资产财库公司。Cantor Fitzgerald担任牵头投行。
同时,Pantera Capital正主导对一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投资改造,拟合计募集最高12.5亿美元,将其转型为以Solana为核心的投资/财库平台。Pantera拟自投约1亿美元,并派一名高管进入目标公司董事会。
DAT投资策略的风险与机遇
投资渠道的多样性
DAT并不等同于在二级市场按市价“扫货”。财库增持可以通过基金会定向配售、场外(OTC)折价交易,或以既有锁仓份额作对价置换等方式完成。这意味着DAT可能不会直接产生二级市场的净新增买盘。
投资者面临的挑战
对普通投资者而言,一方面要面对披露时点错配(资金到位、托管地址公开与财务入账通常滞后于价格反应)与预期交易主导的短期动量;另一方面,财库相关上市公司可能因题材溢价、流动性稀缺与再融资结构而出现股价长期高于每股持币净值(NAV)的情况。
需要关注的风险点
投资者需重点关注退出与策略变更风险:如增发/换股解禁、减持或调仓披露、出售财库资产、战略调整,甚至退市/转板等事件对股价与现货的传导冲击。特别是结合Solana的持币结构与参与者画像,DAT与早期高集中度的基金会/VC锁仓可能形成叠加效应。
投资核查建议
稳妥的做法是逐项核查:资金来源与用途是否明确专用于购入目标资产;托管方与链上地址是否公开且可核验;每股对应数字资产数量与NAV折/溢价水平如何;锁定/解锁与可能的二次融资是否构成对既有股东与持币人权益的稀释或抛压路径。
唐一一点评
数字资产财库(DAT)模式的兴起代表了机构投资者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重要创新路径。从BNB和SOL两大阵营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资本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策略:亚洲资本更加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通过多方合作形成联盟效应;而华尔街则更倾向于利用传统金融工具和结构化的融资方案,展现出更加精细化的资本运作能力。
这种区域分化不仅反映了不同市场投资者结构的差异,也体现了各地监管环境和投资偏好的不同。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DAT提供了参与数字资产投资的新渠道,但也带来了新的复杂性。投资者需要超越表面公告,深入探究持仓透明度、资产来源以及潜在稀释效应等关键因素。
未来,随着更多机构参与DAT模式,市场可能会出现更加多样化的投资工具和结构。然而,核心问题始终是如何平衡透明度、流动性和收益性。投资者应当保持理性,在追逐热点的同时不忘风险管理,才能真正从这一新兴趋势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