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Monex谋划发行“日元稳定币”:与Coincheck协同、拥抱全球合规新周期
Monex谋划发行“日元稳定币”:与Coincheck协同、拥抱全球合规新周期
核心看点:Monex集团董事长松本大表示,稳定币已成“不可回避”的课题,集团正评估发行以日本国债(JGB)等为储备资产、与日元1:1锚定的稳定币,并同步推进欧洲并购谈判,借助Coincheck与Monex证券的分销与合规能力,切入跨境汇款、企业结算与零售支付等场景。
发行动机与战略定位
“不做就会被落下”的现实压力
Monex董事长松本大在接受东京电视台采访时指出,稳定币发行需要“可观的基础设施与资本”,但为顺应数字金融的全球化竞争,该议题已“无法回避”。集团考虑以JGB等高流动性资产作储备,支持跨境汇款、企业支付与零售交易,并计划依托Coincheck与Monex证券进行落地。
与Coincheck、证券业务的协同
- Coincheck:日本头部合规交易平台,母集团在2024年12月完成与Thunder Bridge IV的业务合并,Coincheck Group N.V.自2024年12月11日起在纳斯达克挂牌(代码:CNCK/CNCKW)。该资本与品牌背书有助于稳定币的分发与合规运营。
- Monex证券:覆盖大规模零售与机构客户,为稳定币账户与清结算方案提供渠道与监管接口(KYC/AML、资金托管),与交易端形成“券商+交易所”的双平台优势。
日本与海外合规脉络:谁在定规则?
日本:修法落地、首个持牌发行者出现
- 法律框架:日本在2023年6月使《资金结算法》(Payment Services Act, PSA)修订生效,明确“数字货币型稳定币”(电子支付手段)的发行与分销规则,限定银行、资金移转业者与信托银行为合格发行主体,并配套监管指引。
- 市场进展:2025年8月,日本初创JPYC获许可,将于年内发行首个与日元锚定且可全额兑付的稳定币,储备包括国内存款与JGB,初期面向机构并逐步外延海外使用。
美国:GENIUS Act确立联邦级稳定币法案
- 2025年7月,《Guiding and Establishing National Innovation for U.S. Stablecoins Act(GENIUS Act)》签署成法,确立许可发行人制度、1:1高流动性储备、月度储备披露、禁止对持有人付息/收益等核心要求,并设置联邦与州双轨监管与外国发行人准入标准。
- 银行与金融机构围绕“是否变相付息”等条款展开博弈,后续细则与实施节奏仍在深入讨论。
欧盟:MiCA分阶段生效,EMT/ART双轨
- 2024年6月起,MiCA对电子货币代币(EMT)与资产参照代币(ART)的发行与透明度提出明确要求;发行主体需在成员国主管机关授权下运营,并维持充足储备、持续信息披露与审计。
- 对非欧元计价且用作支付的稳定币,MiCA设有交易量与使用阈值约束,防范单一代币在支付领域过度集中。
监管要点对比:日本 / 美国 / 欧盟
维度 | 日本(PSA修订) | 美国(GENIUS Act) | 欧盟(MiCA EMT/ART) |
---|---|---|---|
生效/进展 | 2023年6月生效;2025年首个持牌发行者(JPYC) | 2025年7月成法;按监管制定进度分阶段落地 | 2024年6月起对EMT/ART适用,2024–2025分阶段 |
合格发行人 | 银行、资金移转业者、信托银行 | 受许的支付稳定币发行人(联邦/州/银行子公司) | EMT限电子货币机构/信用机构;ART需EU内授权 |
储备要求 | 高流动性、安全资产(常见为存款/JGB/信托) | 1:1可识别储备(现金/存款/短期美债/回购等)+月度披露 | 充足、可兑付储备,持续披露与审计、流动性RTS细化 |
是否可向持有人付息 | 未鼓励付息,按发行形态与监管口径审视 | 禁止对持有人付息/收益 | 不鼓励付息;以支付功能与可兑付性为核心 |
跨境/非本币使用 | 对分销与兑换有合规路径(牌照+托管安排) | 外国发行人需满足“可比监管+在美流动性安排” | 对非欧元支付稳定币设使用上限/阈值 |
近期里程碑 | JPYC获许可、计划年内发行 | 成法后银行/加密平台推进合规方案 | EBA/ESMA持续发布技术标准与实施细则 |
Monex的潜在落地路径
目标场景
- 跨境汇款:以JGB等低风险资产为储备、链上结算降低汇款时间与费用,争取与银行/支付网络对接的试点额度。
- 企业结算:面向跨境电商、供应链与券商自有资金调度,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与账务对齐。
- 零售支付:结合Coincheck App与券商账户,探索余额管理、卡片/二维码支付与链上收益托管等增值服务(在合规框架内选择性推进)。
关键前置与挑战
- 合规牌照与治理:按日本PSA与FSA指引确定发行主体形态,明确储备托管、赎回与信息披露流程。
- 储备资产与审计:JGB/存款/回购等组合,建立月度/季度报告与独立审计,与国际做法接轨。
- 反洗钱/制裁合规:交易监测、黑名单筛查、隐私合规与数据驻留策略,覆盖交易所、券商与钱包多端。
- 系统互操作性:对接链上与传统金融清算体系,兼容多链与托管,并为跨境“同名账户转移”预留流程。
竞争格局与时间线
日本稳定币竞逐加速
- JPYC:获批并计划秋季上线,主打全额兑付与JGB储备,先机构后零售。
- 大型金融集团:多家银行/信托机构早已布局稳定币基础设施与托管生态,为企业与支付场景做预备。
Monex关键里程碑(节选)
- 2018:收购Coincheck。
- 2024.12:Coincheck Group N.V.于纳斯达克上市(CNCK/CNCKW)。
- 2025.8:评估发行日元稳定币;推进欧洲并购谈判,或于“数日内”披露。
对投资者与企业的意义
资金效率与成本
在跨境结算、资金池调拨、供应链应付/应收管理等环节,锚定法币的链上结算工具可在时延与费用上具备优势,但其优势取决于对手方接受度与合规通道的成熟度。
合规与风险
- 监管对齐:日本PSA、美国GENIUS、欧盟MiCA三大框架逐步趋同于强储备+强披露+明晰发行人资质。
- 运营稳健:储备资产期限匹配、流动性压力测试、赎回机制演练与穿透披露将成为“信任力”的核心指标。
延伸阅读:全球政策脉动与外溢影响
- 美国:GENIUS Act生效推动银行、支付公司与交易平台加速产品化,但“付息限制”等条款仍引发行业争论,细则与市场实践待观察。
- 欧盟:MiCA持续由EBA/ESMA通过技术标准细化,特别是流动性与集中度要求,以降低系统性风险。
唐一一点评
Monex此番评估日元稳定币,既是顺应日本本土修法与首个持牌发行者落地的“时间窗口”,也是在全球稳定币监管定型后进行的顺周期布局。有Coincheck交易端与证券渠道的协同,Monex在分销、合规接口与用户触达上具备天然优势,但短期胜负手仍取决于储备透明度、赎回体验与跨境清算合作的推进速度。
从外部环境看,美国GENIUS、欧盟MiCA与日本PSA的“三角合规”让稳定币更像受监管的支付工具而非“类理财”。这意味着发行人与平台需要强化非付息的产品价值(如更低的跨境成本、更高的链上可组合性),并以高频披露+强托管建立可验证的信任。对于企业与机构,建议在合规辖区、对手方资质、储备穿透三方面设定准入门槛,逐步把稳定币纳入资金管理与结算策略,以小步快跑的方式捕捉效率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