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

香港2026年起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资本新规:RWA通证、稳定币与无许可链如何落地?

香港2026年起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资本新规:RWA通证、稳定币与无许可链如何落地?

生效时间:2026年1月1日(与巴塞尔时间表保持一致)。香港已于2025年7月11日完成《银行(资本 / 披露 / 风险限额)规则》修订的刊宪与立法会先订立后审议程序安排。

要点速读(面向从业者)

  • RWA通证(传统资产通证化)在满足严格条件时可归入第1a组,资本计提参考其对应的传统资产处理。
  • 具有有效稳定机制的稳定币可入第1b组,但2024年7月已收紧入组标准,实施日同为2026-01-01
  • 第2b组加密资产采用1250%风险权重,等价于对敞口按约1:1资本占用的保守处理,同时设有1%/2%第2组总敞口阈值。
  • 无许可区块链(permissionless)相关资产通常难以进入第1组,导致资本要求显著上行并影响银行配置意愿。
  • 香港同步完善半年度披露模板,细化加密资产活动、治理与计量披露要求。

一、政策背景与时间线

1.1 巴塞尔进度

巴塞尔委员会在2022年12月发布《加密资产风险敞口审慎处理标准》,并于2024年7月公布披露框架稳定币准入的“定向修订”,统一要求各法域在2026年1月1日实施。
关键词句:围绕巴塞尔加密资产监管标准的全球落地,银行需要提前完成数据与模型改造以满足统一披露表与模板要求。

1.2 香港本地化落地

香港金管局与特区政府已就《银行(资本 / 披露 / 风险限额)规则》安排刊宪,并明确2026年1月1日起生效,落实资本、敞口限额与披露配套。
香港2026年起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资本新规:RWA通证、稳定币与无许可链如何落地?


二、关键概念与适用范围

2.1 “加密资产”与“数字资产”

标准将“加密资产”界定为主要依赖密码学与分布式账本(或类似技术)的数字资产;香港在本地化时未限定“私有”发行主体,使公共部门发行的通证化工具同样纳入范围。

2.2 风险敞口的内涵

“加密资产风险敞口”包含表内外项目,如参考加密资产的衍生品(例:比特币期货、ETF/ETN)与基金份额等;相关信用、市场、操作风险需在资本框架下计量。

提示句:围绕银行资本金 加密资产的合规实践,核心在于将加密资产映射到现有信用、市场及操作风险框架并满足充足性测试。


三、分组与入组条件

3.1 第1组(风险相对较低)

  • 第1a组:RWA通证(Tokenised Traditional Assets)
    满足一系列基础设施与法律可执行性条件,资本处理原则上参考其底层传统资产的现行规则。
    关键词句RWA通证若实现与底层资产价格紧密跟随并满足结算与法律可执行性要求,更易获得第1a组待遇。
  • 第1b组:合格稳定币(有效稳定机制)
    需以高质量、流动性强的储备充分支持,并满足赎回与治理要求;2024年修订进一步收紧入组标准。
    关键词句:在稳定币监管趋严背景下,储备资产、赎回机制与透明度是获取第1b组资格的关键。

3.2 第2组(风险较高)

  • 第2a组:不符合第1组,但满足对冲认定标准、可进行有限对冲(如存在受监管交易所产品等)。
  • 第2b组:不满足对冲认定标准的其他加密资产,适用1250%风险权重

表1|分组与资本处理对比

组别 典型资产 入组要点 资本处理要点 备注
第1a 债券/贷款/股票等的通证化版本 法律可执行、结算可控、价差受控 参考底层传统资产资本规则 允许基础设施风险加成(可为0)
第1b 法币储备支持的稳定币 充分储备、可赎回、透明度 参照挂钩对象处理 2024年收紧入组条件
第2a 流动性与对冲条件较好的主流币等 满足对冲认定三要素 市场风险框架计量,允许有限对冲 IMA 不适用
第2b 其余加密资产 不满足对冲认定 1250%风险权重 形成约1:1资本占用

香港2026年起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资本新规:RWA通证、稳定币与无许可链如何落地?

四、资本金、限额与信息披露

4.1 资本计提

  • 第1组:原则上按底层或参照资产的既有巴塞尔资本规则处理。
  • 第2a组:依据市场风险标准化计量;不允许内部模型法(IMA)。
  • 第2b组:适用1250%风险权重;如短仓或杠杆衍生品导致潜在损失更高,监管可在第一支柱基础上加征资本附加

4.2 敞口限额(Group 2)

系统重要性银行,第2组加密资产总敞口一般不应超过一级资本的1%,且不得超过2%;突破阈值将触发第2b组同等的保守资本处理。

4.3 披露义务

香港在《银行(披露)规则》中新设半年度披露要求,涵盖分类、计量、治理与风险管理等内容及模板。


五、托管业务与操作风险

客户加密资产托管而言,若实现与银行自有资产的严格隔离,一般不引致额外信用或市场风险资本要求;相关操作风险原则上由既有操作风险框架覆盖。

香港2026年起实施巴塞尔加密资产资本新规:RWA通证、稳定币与无许可链如何落地?


六、无许可区块链(Permissionless)的处理

巴塞尔与多家权威解读均指出,基于无许可区块链的资产通常难以满足第1组的基础设施与治理条件,因而更可能落入第2组(不少情形为第2b),导致资本占用显著上行。
关键词句:围绕无许可区块链的技术与治理风险(验证者尽调、网络可用性、结算终局性等)仍被认为难以充分缓释,这是多数资产难入第1组的主因。


七、境外政策动向与潜在联动

美国2025年1月23日发布行政命令,提出支持开放式公共区块链与稳定币发展等政策导向,并于7月签署GENIUS Act,为稳定币设立联邦框架。总统工作组随后发布166页报告,呼吁现代化巴塞尔加密资产标准,与美国资本规则更好对齐
这类动态可能推动未来第1b组(稳定币)认定与无许可链风险权重的国际讨论。


八、银行落地清单(实操)

8.1 分类与报备

拟新增持有的加密资产,银行需事前向监管报送分类评估,并准备可被审查与可能被推翻的支撑文件;未获确认前的资产,应按第2b组保守对待。

8.2 系统与数据

  • 建立分组映射引擎披露报表(半年度模板)。
  • 对第2a/2b衍生品与ETF/ETN暴露,按市场风险对手信用风险框架计量,并区分是否允许对冲与净额结算。

8.3 稳定币与RWA策略

结合储备质量赎回与透明度要求审查稳定币;RWA通证项目需覆盖法律可执行性结算终局性价差管理等关键控制。

关键词句:围绕稳定币监管RWA通证两条主线,银行更易通过第1组路径实现合规参与与资本效率。


九、扩展阅读|规则与市场信号(精选)

  • 香港:2025/07/11刊宪与生效日公告;2026/01/01起实施。
  • 巴塞尔:披露框架稳定币定向修订,实施日2026/01/01
  • 标准正文:第2b组1250%风险权重第2组1%/2%限额、第2a对冲认定与IMA限制等。
  • 业界倡议:暂停SCO60重新校准权重与分类条件。

十、数据对比与影响测算

表2|第2组敞口阈值与资本影响(示例)
(以某系统重要性银行一级资本T1=100为例)

情形 第2组总敞口(占T1) 适用规则 资本影响提示
A 0.8% 符合“一般情况下≤1%”原则 常规计量,关注波动与流动性
B 1.5% 介于1%与2%之间 超出1%部分按第2b处理,压力显著
C 2.2% 超过2%上限 全部第2组敞口第2b处理(1250%)

表3|稳定币与RWA通证的入组要点对照

维度 稳定币(第1b) RWA通证(第1a)
关键要求 充分高质量储备、可赎回、透明度 法律可执行、结算可控、价差受控
常见挑战 储备构成与信息披露 底层权属、登记与结算终局性
链选型 多为许可链或受限公链方案 许可链或混合架构更易入组
入组难点 2024年后门槛抬升 基础设施与法律工序复杂度高

无许可区块链生态下发行的稳定币与通证化产品,当前大多难以进入第1组,资本效率与银行采纳度可能受到明显影响。


唐一一点评

香港以2026年与国际同步实施,释放了“稳中求进”的清晰信号:一方面把RWA通证合格稳定币纳入第1组通道,给予机构合规参与的路径;另一方面,对第2b组维持1250%的保守权重与1%/2%阈值,促使银行在资本效率与风险偏好之间更精细地取舍。

展望未来,美国在行政命令GENIUS Act框架下推动稳定币与开放链的政策红利,或将驱动国际上对无许可链风险参数的再校准;若巴塞尔层面出现分类与权重的技术性更新,香港也可能据此微调本地规则,使“稳健+创新”的组合更具操作性。

对机构而言,建议尽快建立分组判定与报备工单流、打通数据与披露模板、分步推进第1组与第2a组资产的策略布局;在第2b组方面,则以风险限额+商业可行性原则稳步介入,避免无谓的资本占用与治理负担。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