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板块最新新闻

RWA冲破300亿美元:私募信贷与代币化国债领跑,链上资产版图加速重排

RWA冲破300亿美元:私募信贷与代币化国债领跑,链上资产版图加速重排

一、30天+9.51%:里程碑之上仍在加速

最新链上数据表明,现实世界资产(RWA)总规模已达约 $30.14B(约301.4亿美元),较30天前增长 +9.51%;活跃持有者 392,697,资产发行方 211。稳定币为更广泛的链上金融提供流动性与结算基础,其总规模约 $281.41B,与RWA赛道形成正相关的“资金池—抵押物—结算”飞轮。

二、资产结构:谁在贡献增量?

以细分资产看,私募信贷代币化美债仍是RWA增长的双引擎;大宗商品机构基金保持稳步扩容,代币化股票呈现出用户数与活跃度的同步提升。

2.1 核心资产分布(截至2025-09-17)

资产类型 规模(USD) 说明
私募信贷(Active Loans) $16.89B 由多平台承销、撮合的企业贷款在链上确权与回款追踪,平均年化利率约9.8%。
代币化美国国债/现金等价物 $7.42B 以国债、货基等为底层,满足链上资金对“低波动+可抵押”的需求。
全球债券(非美债) $1.33B 含主权/公司债等,区域与平台多元化快速推进。
大宗商品 $2.52B 以黄金为代表的“链上商品票据”,兼具避险与流动性。
机构基金(对冲/VC/PE等) $1.95B 机构替代资产上链,份额通证化与链上份额登记并行。
代币化股票 $529.11M 与上市公司股权价格挂钩的链上镜像产品。

RWA冲破300亿美元:私募信贷与代币化国债领跑,链上资产版图加速重排

三、公链版图:以太坊稳居核心,Provenance异军突起

从网络分布看,RWA不再是“单链故事”。Provenance$12.42B(42.1%) 居首,以太坊$9.18B(31.1%) 继续充当通用金融基础设施,ZKsync EraPolygonSolanaAvalanche 等分食其余份额。

3.1 前十网络RWA规模(截至2025-09-17)

排名 网络 RWA规模 市占
1 Provenance $12.42B 42.1%
2 Ethereum $9.18B 31.1%
3 ZKsync Era $2.41B 8.1%
4 Polygon $1.15B 3.9%
5 Aptos $0.72B 2.4%
6 Stellar $0.53B 1.8%
7 Solana $0.52B 1.7%
8 Avalanche $0.45B 1.5%
9 BNB Chain $0.45B 1.5%
10 Arbitrum $0.37B 1.2%

四、机构脉冲:资金“出入金—抵押—结算”链路更顺滑

  • 资金替代与抵押物升级:加密原生资金与企业金库将部分稳定币头寸迁移至代币化货基/美债,在赚取票息的同时作为衍生品抵押物使用,结算时效更短、操作更便利。
  • 大型金融进入试点:BNY Mellon、Goldman Sachs 等推动货基/基金份额通证化与私有链/许可链对接,为机构客户提供认购/赎回与场外结算方案。
  • 规模里程碑:多家媒体指出,RWA总值已上破 $30B,与年初相比几乎翻倍。

RWA冲破300亿美元:私募信贷与代币化国债领跑,链上资产版图加速重排

五、为什么是现在:收益、合规与基础设施的“三因素叠加”

  1. 收益因子:美债利率维持在相对吸引区间,带动“低波动、可抵押”的代币化债券/货基走俏;
  2. 合规因子:多司法辖区明确通证化基金与份额登记路径,KYC/合格投资者框架更清晰;
  3. 基础设施因子:托管、链上身份、跨链结算与清算网络演进,使RWA可以在更高频率的抵押、转让与二级流通中发挥效用。

六、前瞻:万亿美元赛道,但节奏存在分歧

  • 务实派估算:麦肯锡测算至2030年约$2T,区间 $1T–$4T
  • 乐观派估算:BCG 与 ADDX 测算$16T级别潜力,强调不动产、私募权益等“存量大、流动性弱”的品类。
  • 实务观察:2025年以来,代币化美债/货基私募信贷构成“先行者曲线”,其余品类(股票、全球债、商品、替代基金)则按合规节奏与流动性条件逐步扩容。

七、潜在挑战:流动性分层、估值与合规细节

  • 流动性与深度:二级市场做市能力仍分层,跨链/跨平台碎片化导致“名义规模大、可交易深度有限”。
  • 估值与会计衔接:NAV 定价、估值频率与传统审计口径的对表需要更细致的行业共识。
  • 合规互认:不同法域对份额登记、投资者适当性与二级转让的限制存在差异,跨境发行与分销尚在探索中。

八、操作要点:面向机构与团队的实践清单

8.1 资金管理

  • 稳定币闲置头寸按风险偏好分层配置至代币化美债/货基高评级短债
  • 使用具备链上赎回窗抵押物白名单的产品,以便在衍生品保证金或链上信贷中重复使用。

8.2 合规与风控

  • 明确投资者资格托管与登记税务处理路径,优先选择披露充分、审计清晰的平台与产品目录。
  • 流动性折价跨链桥风险赎回排队机制进行场景压测,避免期限错配。

RWA冲破300亿美元:私募信贷与代币化国债领跑,链上资产版图加速重排

唐一一点评

2025年的RWA并不是“从0到1”的神话,而是把传统金融里早已成熟的资产形态,用更高效的账本与更灵活的账户体系重新组织。数据层面,私募信贷与代币化美债提供了可被验证的现金流与可预期的久期回报;网络层面,Provenance、以太坊与新兴二层分工明确,逐步构成“发行—登记—结算—抵押”的基础设施闭环。
对机构与团队而言,当前最具性价比的切入点可能仍是“货基/美债+抵押复用”与“合规私募信贷”两条线:前者解决闲置资金的收益与流动性,后者映射真实经济的信用需求。与此同时,也需要对流动性分层、赎回窗管理与跨链清算的不确定性保持克制与敬畏。
展望未来,规模上行的节奏或许会呈“阶梯式”:每一次法规突破与大行落地,都会带来新一轮资金入场和资产门类扩容。将RWA视为“新的票据与份额基础设施”,而非投机对象,可能更接近这条赛道的长期价值。

 

唐一一

唐一一,比特币笔记资讯平台(www.btc.bj)资深编辑。作为一名拥有多年经验的Web3前沿观察者,我始终致力于追踪行业脉搏,深度解析区块链技术革新、市场趋势与价值发现。我的工作是为读者提供精准的每日加密货币动态、深刻的行业洞察以及前瞻性的趋势分析。期待与志同道合的您,在Web3的浪潮中共同学习、交流思想,携手见证并推动去中心化未来的构建。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按钮